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中國鬼手(絕技面臨失傳)縮骨功真是開了眼界




中國鬼手(絕技面臨失傳)縮骨功真是開了眼界

知道自己的前世是什麼樣的嗎?佛祖教你看看自己的前世!


http://www.buzzhand.com/post_910502.html

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完全認同,活在當下,享受人生。】



【完全認同,活在當下,享受人生。】

一天很短,短的來不及擁抱清晨,就已經手握黃昏!
一年很短,短的來不及細品初春,就要打點秋霜!
一生很短,短的來不及享用美好年華,就已身處遲暮。

人生總是經過的太快,領悟的太晚,所以珍惜人生路上的親情,友情,愛情……因為,一旦擦身而過,也許就永不邂逅…

一念起,一念滅。
善意就在這明滅間,已是天壤之分,雲泥之別。


無齡感  <摘自網路好文>
最近,新詞“無齡感”傳遍了朋友圈,方式也逐漸成為時尚而廣為流行。它並非盲目地不服老,而是指一種心理狀態和生活態度。

**讓自己成為對的人**
有一個年輕人去買碗,來到店裡他順手拿起一隻碗,然後依次與其它碗輕輕碰擊,碗與碗之間相碰時立即發出沉悶、渾濁的聲響,他失望地搖搖頭,然後去試下一隻碗。


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

**讓自己成為對的人**



**讓自己成為對的人**

有一個年輕人去買碗,來到店裡他順手拿起一隻碗,然後依次與其它碗輕輕碰擊,碗與碗之間相碰時立即發出沉悶、渾濁的聲響,他失望地搖搖頭,然後去試下一隻碗。

他幾乎挑遍了店裡所有的碗,竟然沒有一隻滿意的,就連老闆捧出的自認為是店裡碗中精品,也被他搖著頭失望地放回去了。

老闆很是納悶,問他怎麼老是拿手中的這只碗,去碰別的碗是什麼意思?

他得意地告訴老闆,這是一位長者告訴他的挑碗的訣竅,當一隻碗與另一隻碗輕輕碰撞時,發出清脆、悅耳聲響的一定是只好碗。

老闆恍然大悟,拿起一隻碗遞給他笑著說:「小伙子,你拿這只碗去試試,保管你能挑中自己心儀的碗。」

年輕人半信半疑地依言行事。

奇怪!他手裡拿著的每一隻碗,都在輕輕地碰撞下發出清脆的聲響,他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驚問其詳。

老闆笑著說:「道理很簡單!你剛才拿來試碗的那隻碗本身就是一隻次品,你用它試碗那聲音必然渾濁,你想得到一隻好碗,首先要保證自己拿的那隻也是只好碗,就像一隻碗與另一隻碗的碰撞一樣,一顆心與另一顆心的碰撞,需要付出真誠,才能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

自己帶著猜忌、懷疑甚至戒備之心與人相處,就難免得到別人的猜忌與懷疑,其實,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自己生命中的“貴人”。

前提條件是你與人為善,你付出了真誠,就會得到相應的信任,你獻出愛心,就會得到尊重,反之你對別人虛偽、猜忌甚至嫉恨,別人給你的,也只能是一堵厚厚的牆和一顆冷漠的心。

每個人的生命裡都有一隻碗,碗裡盛著善良、信任、寬容、真誠,也盛著虛偽、狹隘、猜忌、自私..請剔除碗裡的雜質,然後微笑著迎接另一隻碗的碰撞,並發出你清脆、爽朗的笑聲吧~

除了待人處事外,在工作與愛情上亦同。

碗,人們常將飯碗比喻工作,工作實穩就叫鐵飯碗,工作出現危機就是飯碗不保。

面對工作時,有些人常會抱怨手上的飯碗小又寒酸,卻不思量自己的能力充其量只能拿的起這寒酸小碗。

面對愛情,又常抱怨對方的缺點,卻不思量,若對方沒有這些缺點又如何能看的上您我。


只有能力厚實才能端的起更大的飯碗,只有包容、體諒才能讓愛情更加美滿。

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

無齡感 <摘自網路好文>



無齡感  <摘自網路好文>

最近,新詞“無齡感”傳遍了朋友圈,方式也逐漸成為時尚而廣為流行。它並非盲目地不服老,而是指一種心理狀態和生活態度。

“無齡感”的人,往往不為年齡所束縛,能夠在生活中始終保持活力,對事物充滿好奇並勇於嘗試,去追求活得漂亮,活得精采,不留遺憾。

“無齡感”,美國中老年人的生活常態。

珍妮是一位普通的美國人,她60多歲的時候想給自己買輛新車。有人認為,她那麼有錢應該買一部凱迪拉克,但她說這是老年人才會喜歡的牌子。

如今珍妮快70歲了,依然學習中文,獨自去各國旅行。她常常有突發奇想,然後試圖實現,再然後放棄。

珍妮的與時俱進與對生活的熱情,讓周圍的人覺得和她沒有任何年齡代溝,這差不多是美國老年人的常態。

即便是年近古稀,依然看不到一點垂暮之感,熱愛生活,接受挑戰,而這就是“無齡感”的生活態度。

“無齡感”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養老理念?

詳細說來,“無齡感”生活是指在年齡增長甚至老去後,仍然保持一種不為年齡所累,如年輕時一般的生活態度。他們認為,只要秉持對美好的追求,無論任何年齡,都能體會到人生的樂趣。

事實上,“無齡感”也是人生最良好的心理狀態。

“無齡感”的人總是在不斷往上走,閲盡人世,對一切依然保持足夠的好奇。忘記歲月流逝,像孩童一樣憧憬一切未知的降臨,努力實現讓自己變得更好的簡單願望。

“無齡感”的人,即使到了六十歲,也絶不進中老年服裝店,在他們眼裡,那裡的衣服都奇醜無比;他們不愛聽不明不白的養生之道,不亂吃延年益壽的補藥,他們愛的是音樂,練的是瑜伽,玩的是自由行……

人一旦忘記自己的年齡,進入到這種“無齡感”狀態,無論到什麼時候,都還想學習,還想繼續進步,甚至會發現,人即使老了,年齡即使很大了,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可怕。

退休後,我們要追求“無齡感”生活!

事實上,過怎樣的生活其實跟年齡無關。而對於碌碌平生的我們來說同樣如此,不怕老,就怕衰。激情和精神的回歸才能重塑生活。

堅持“無齡感”生活的人有一種硬骨頭的品格,不跟年齡妥協,不跟現實妥協,不跟自己妥協。

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說“我是我自己的障礙”。除了自己,沒有東西能真正成為你選擇生活的障礙。

“無齡感”生活啟迪人生該有自己的生活態度。堅持向上的生活態度,超越年齡的限制。

只要秉持對美好的追求,無論任何年齡,都能體會到人生的樂趣。用句雞湯式的話說:世界這麼美好,為什麼不一起做些有意思的事情呢?


人不應該過早地放棄自己。同樣,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三袋米的故事一定要看完太感人了!後半段我確實含淚看完。

三袋米的故事一定要看完太感人了!後半段我確實含淚看完。


請問舞跳了十年其舞技是否比學舞一年的方法、技術與經驗好?


DAV1D自問自答篇
#請問舞跳了十年其舞技是否比學舞一年的方法、技術與經驗好?
答:如果你(妳)說『是』那千萬懇求要和我說為什麼!否則你(妳)是胡說亂說毫無思考與根據的  如下判斷提供參考:
一、      跳十年者只偶爾去學乙次輸於有持續性學舞一年者
二、      跳十年者從不練舞輸於有經常性練舞一年者
三、      跳十年者和別人亂跳輸於確定性有固定舞伴一年者
四、      跳十年者從不在音樂上下功夫輸於有下過功夫一年者
五、      跳十年者不注重體位、步位輸於有注重一年者
六、      跳十年者不注重方向、角度輸於有注重一年者
七、      跳十年者不知道引導與跟隨輸於求了解與體悟一年者
八、      跳十年者只是在跳舞的時間內有舞輸於將舞蹈生活化一年者
九、      跳十年者只為好玩而跳舞輸於求好求真善美一年者
十、      跳十年者別有目的而跳舞輸於為跳舞而跳一年者
十一、  跳十年者沒有擬計劃設定目標輸於按步就班一年者
十二、  跳十年者沒有強烈的慾望和企圖心輸於有一年者
十三、  跳十年者沒有正確的觀念和積極的態度輸於有一年者
十四、  跳十年者「自以為是」輸於(虛心求教向學) 一年者
十五、  跳十年者對舞不求甚解輸於知道如何將舞跳好一年者
十六、  跳十年者不知道跳舞有何好處不跳舞有何害處輸於知道一年者
十七、  跳十年者不知道〔舞步即無步』和〔五變〕輸於知道一年者
十八、  跳十年者學錯老師或練習方法錯誤輸於正確的一年者
從以上種種項目顯示學舞一年者勝過跳舞十年者 是千真萬確的肯定也

但跳舞十年者有像學舞一年者那麼好的觀念與態度 擬計劃設定目標 持續性的大量行動 那學一年的跟本就不是學十年的對手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早安微笑的10個價值



好友關懷數不盡
曉以哲理烙心田
感恩之情無言語
終身友誼長可天
親愛朋友謝謝你
午安友冬至愉快

早安微笑的10個價值══
1.人緣好 
2.朋友多 
3.易成功 
4.威信高:這樣的人易給人留下好印象。
5.心臟好:微笑時心臟和全身負擔最輕。
6.胃健康:人的消化系統與心情有密切關係。
7.關節好:心情會影響關節潤滑能力。
8.更美麗:長期微笑可刻畫成面部表情。
9.衰老慢:微笑讓面部肌肉承受最小壓力。
10.長開心:能夠給人帶來好情緒。


夥伴們 : 過完耶誕節之後就要跟今年說再見了 ! ! !
提前祝賀並送給好友們五千萬:
一、千萬要快樂。
二、千萬要健康。
三、千萬要平安。
四、千萬要知足。
五、千萬要感恩 !

您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我的好友,早安唷!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20個比喻,個個到位,實在經典!!

◎1、油條:不受煎熬,不會成熟;總受煎熬,會成為老油條。


◎2、麵包:渺小時,比較充實;偉大後,覺得空虛。


◎3、拉麵:想成功,得有人拉一把。


◎4、餃子:臉皮不能太厚。


◎5、啤酒:別急,總有讓你冒泡的時候。


◎6、蟹:一輩子只能紅極一時。


◎7、豆腐:關鍵階段,需要點化。


◎8、窩頭:還是留個心眼好。


◎9、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張關係網。


◎10、蝦:大紅之日,便是大悲之時。


◎11、天平:誰多給一點,就偏向誰。


◎12、瀑布:因居高臨下,才口若懸河。


◎13、鋸子:伶牙俐齒,專做離間行為。


◎14、氣球:只要被人一吹,便飄飄然了。


◎15、鐘錶:可以回到起點,卻已不是昨天。


◎16、核桃:沒有華麗的外表,卻有充實的大腦。


◎17、指南針:思想穩定,東西再好也不被誘惑。


◎18、花瓶:外表再漂亮,也掩不住內心的空虛。


◎19、樹葉:得勢時趾高氣揚,失意時威風掃地。


◎20、歷史的標點全是問號,歷史的幕後全是驚嘆號。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 新 的 養 老 觀~~



~~         ~~
       
    老伴,你有幾個「老伴」?如果你單身、失婚或者老年喪偶,沒有老伴,該怎麼辦?別擔心,老伴不是指婚姻關係裡的配偶,而是泛指「老來一起作伴」的親朋好友。
    假設你的答案是「只有1個」,很抱歉,顯示你的支持網絡薄弱,你的生活十分退縮封閉;10個,不錯,相當充實;20個,恭喜你,保證生活非常多采多姿。 
    一般人常指望夫妻的功能,就是老了一起作伴。但根據社會心理分析,這個迷思與事實相去甚遠,配偶不見得是最好的人生伴侶,如果一廂情願把配偶當成理想的老伴,恐怕會失望,很多性格不相投的夫妻,愈老愈不肯妥協,貌合神離,相敬如冰,退休後分床、分房、分居、分手的例子,比比皆是。
  「寄望婚姻(配偶)能解除寂寞,基本上是神話」。資深兩性專欄作家薇薇夫人毫不隱諱指出,現實中看到很多夫妻「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幾乎沒有任何交集,她的一些朋友有時不能把心事告訴配偶,卻能對好朋友暢所欲言。
    屏東科技大學社工系講師廖紀華也主張,老伴不是只有「另外一半」,一旦把全部的指望都放在配偶身上,期待對方陪伴度過晚年生活,這是把生命窄化,讓彼此的壓力都陷於沈重..  萬一有一半先走了,另一半會有難以承受之痛。
    「夫妻關係太黏膩、太依賴,對生死就不容易看得透。」她善意提醒。 廖紀華舉自己的公婆為例,兩位長輩感情甚篤,在同一個學校教書,數十年來都是同進同出,從無例外。前一陣子,76歲的公公竟然鼓勵婆婆跟著兒子去自助旅行,這是兩個人第一次長期分開,雙方都很不捨,但公公對家人說,「她應該學習不要再這麼黏我了!」
    經常受邀參與社區老人議題講座的廖紀華觀察,在絕大多數社福團體、醫療機構服務的志工,80%都是女性,年長男性反而不願意走出來,「家庭角色互換,女性退休後跑出來,男性則大多窩在家裡,只會打電話問老婆:[什麼時候回家煮飯] 

         ~~16個朋友提高幸福指數 ~~
    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系曾追蹤100名退休族4年後的生活狀況,其中對生活最感滿意的退休族,平均有16名可以依賴的朋友或熟人;不滿意退休生活的,則只有不到10個朋友。研究人員因此得到一個重要結論:團體和情感方面的支援,是左右退休快樂與否的重要因素,影響程度更勝於金錢。
即使保持單身,但有很多親近的朋友、家人、鄰居,參加有意義的組織,照樣可以擴大生活圈,享受精彩的老年生活。
    老人學專家、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系教天助指出,幸福的退休生活至少包括6個面向:
健康、感情、學習、工作、信仰(精神),以及社交活動。社會支持網絡代表與他人的連結度。找對老伴不但可以提升生命品質,還能改善健康與壽命。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教授傅利曼(Howard S. Friedman)在《他們為什麼活到99》一書中指出,擁有滿意的社會關係與豐富的社交生活人比較快樂。
他並且提出一個自我檢測量表,列舉10個評估項目,譬如是否常和朋友一起做什麼事、每個月見幾次面、熱心助人等等。  老年最害怕自己一無所有,會恐慌、沒有安全感,愈早計劃,就能愈早瞭解還有哪些不足、哪些已經很豐富。
    傅利曼確切表示,人生下半場能具體看到健康與長壽成效的,都是因為提早計劃,用心經營社會網絡的結果。因為沒有同伴,生活不知如何打發,足不出戶、唉聲嘆氣的長輩比比皆是,「『老年自閉症』或『老年憂鬱症』比『老年癡呆症』更教人憂心。」找伴侶是退休族一個重要的人生功課,絕不容輕忽。  老伴不會自動掉下來 「沒有朋友的人最貧窮。」
    加拿大籍退休達人、暢銷作家柴林斯(Ernie J. Zelinski)在《幸福退休新年代》一書直指,許多人為了追求事業,忽略友誼,而且以男性居多。對於離開職場的退休族,柴林斯基建議,必須以其他社交方式製造團體歸屬感。 
    「友誼帶來的快樂,可說是全世界最不需要花錢的東西。」柴林斯基一語概括,但他也強調「友誼不是名詞,而是動詞」,仍需要付出一項成本:投入的時間和努力,才能開枝展葉。
    老伴絕不會從天上自動掉下來,而是要用心經營的結果,更不能一廂情願以為船到橋頭自然直,一定要提早開始「收編」,中年就要考慮累積下一階段的人際資源。
    廖紀華常聽到很多人開口閉口說「隨緣」,在她看來則是「偷懶」的藉口,朋友之間一定要花時間維繫,否則關係就會疏遠,「不要以前忙著工作,忘了交好朋友,等到老了再交,別人也會挑(剔)你。」正如同年輕的時候會為「往上爬」做準備,過了中年以後,不管40歲、50歲,就要開始為「往下走」做計劃,一定要知道如何下山,才能順利地從山頂回到出發的原點。 
    廖紀華建議,不妨列出一張「老伴清單」,把生命重新做整理,就可以很清楚掌握自己的位置: 
 1、 健康要顧好。 膝蓋沒 力就得連滾帶爬地下山 。 
2、財富規劃要做好。但也不必焦慮過度,而是把物質慾望降低,夠用就好。廖紀華認識一些長輩,一個月9000元就過得很不錯,純粹只是生活必須開支,反正東西都買得差不多了,房貸也大多付清了,不必買新衣服,而且坐公車免費,到老人大學就讀學費非常便宜,一年繳幾百塊錢,活動內容又充實。
 3、一定要有醫療保險。  突然生病住院,才不必擔心醫療費用沒著落。   
 4、評估個人社會資源。  有哪些可運用?這些資源累積起來是衝突線多,還是和平線、冷漠線居多?譬如泡湯、唱歌、旅行,是否都有伴可同行?再根據這份評估,下手收集老伴,手足、親戚、同學、同事、鄰居、宗教信仰、公益組織、才藝社團、寵物等,都是適當的管道。 
       [一個人的老後]一書作者:上野千鶴子,1948年生,富山縣人,京都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現任東京大學研究所人文社會學系研究所教授。 
    本書共分六章
    第一章『歡迎加入單身一族』  『結婚也好,不結婚也罷,無論是誰,最後都是一個人』。一針見血道出人生真實結局,最後的人生終究是一個人。 
    第二章『如何選擇生活住居?』  作者認為不用再為家人和工作而煩惱,能好好享受人生的基本條件,就是『有一處專屬自己的住所』。許多入住照護設施的年長者『想回家生活』的願望,甚至是指『想回到一處專屬於自己的家』,而不是『和子女同住的家』。 
     第三章『如何維繫人際交往?』  老後別只依賴職場上的友情,也應該在其他領域拓展關係,高科技如網路與手機,也是行動不便老者之低廉的交友方式,建議老人能夠交一些可以『一起吃飯』的朋友。 
    第四章『如何做好理財規劃?』  有一個比較值得大家去遵循的建議:那就是『不要輕言退休』,作者鼓勵銀髮族積極去從事『第二春』,或是『第三春』的小事業,老年生活當中有個『專業小舞台』讓自己的能力繼續發揮並賺點小錢,不論在實質與精神面上都值得銀髮族去嘗試。 
    第五章『如何面對醫療照護?』  人一旦步入暮年生活,的確得面臨『誰來照顧自己』的問題。雖說現實社會的照護系統日漸完善,但接受照護仍需無比的勇氣與智慧。此時,仔細傾聽自己的聲音,誠實面對自己的身體,一旦成為受照護者也可以坦然以對。 
    第六章『如何劃下人生句點?』  人生的句點,這裡指的當然是死亡,一個人離開這個世界後,還能留下什麼?自己又想以什麼方法離開人世?以下是單身者往生前就可以做的四項準備: 
    1.平常多與人接觸,建立良好人際關係,以利往生後能及早被發現。 
     2.盡早處理掉不能留下的物品。
     3.關於遺體遺骨的處理,最好選擇不會讓生者感到困擾的方式處理,並且讓生者充分瞭解自己的意思。 
     4.準備好一切身後事的費用及謝禮,千萬別認為別人的幫助是出於義務或理所當然。
    單身者若能抱著這種想法享受人生,便能安心的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結語:  俗話說的好「有理財就不窮、有計畫就不亂、有準備就不忙」,身為預備成為老人的我們,是否做好準備了?只要事先做好準備,日後就無須憂心老後生活。
    要準備的:       
    第一件事就是能老健。
平時就要注重三養:
吃得營養、
注重保養、
要有修養。 
    第二是老居:
與其過度恐懼孤獨,而強以兒孫同住,過著忍氣吞聲的生活,倒不如獨自享受單身之樂,無論城市或郊區,住最適合自己的地方。 
    第三是老本。
既然養兒已無法養老,為人父母的也只能自立自強了,老本一定要保得好,不進棺材前一定不分家產。 
    第四是老友。
有個好朋友、好飯友和伴侶一樣重要,平時要廣結善緣,多認識各類朋友,是單身貴族享受生活的一項祕訣。

    總之,不管你是長壽的歐吉桑或歐巴桑,到最後都是一個人,這句話一點也不悲涼,也不可怕,全看你如何安排生活,全看你有沒有成熟的心理。喜歡就值得去做,別忘了,這輩子就只這一次 。

茶律



茶律:

人一走,茶就涼,是自然規律;
人沒走,茶就涼,是世態炎涼;
人走了,茶不涼,是人生境界。

一杯茶,佛門看到的是禪,道家看到的是氣,儒家看到的是禮,商家看到的是利。

茶說:我就是一杯水,給予的只是你的想像,心即茶,茶即心!

杯空香氣來,心空福祿至。再香的茶,不能隔夜,隔夜則壞;再美的回憶,不要經年,經年必累。

時時清洗茶杯,杯有清氣,入茗必香;每天清空心事,心有餘閒,幸福自來。

捨不得清洗昨夜的香茗,必然喝壞今天的腸胃;放不下既往的人事,難免有損當下的幸福。

空杯心態,讓往事安眠,讓當下幸福。祝大家身體健康,心情像茶 一清澈!